今天朋友圈热传了一张图,一个穿着白衬衣拎着公文包的男业务员满身大汗的站在那,衬衣都已经湿透。
我知道,这是国内业务的标准配置,衬衣领带,黑西裤,黑皮鞋,公文包!
这种天气,在房间里开着空调还要吹着风扇,可以想象一个人在大太阳下跑来跑去,还随时可能被人放鸽子,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了。
我很能体会他们的处境,因为我也曾经是他们的一员,我曾经在中企动力做了一年半的网络销售,无论刮风下雨,大雪纷飞,还是烈日酷暑,都要约客户,谈客户,拿订单,只有这样才能有业绩,才能有提成。
刚刚入职那会是济南最热的时候,每天要打100多个电话,打电话的目的就是约客户见面,只要约到,不管外面是什么天气,都要立刻出发。碰到极端天气,部门经理或者总监都会象征性的说一句,为什么约这么个天气呢,不能改个时间吗?
首先,客户约到是很难的,肯定改不了,其次,就算是能改,你要是信他们的话你会过错年,如果你真的不去了,他们早晚会找一个合适的机会把这件事甩到你的脸上。
于是收拾包,带好合同,出去坐公交车,中午的地面温度能达到50度,不需要一分钟,衣服已经湿透,整个衣服贴在身上。如果去的地方是空调车还好一点,如果是普通车,基本上就等于洗了一个澡了!
到达客户公司,或许只给你五分钟,让你介绍自己的业务和给他带来的好处,然后不由分说的就赶你走,我也是在这个跟客户博弈的过程中学会了脸皮厚,学会了面谈的诸多技巧;或许这个客户有急事出门了,保安还不让你进门,你只能站在树荫底下(如果有的话),等客户回来,于是这个过程中学会了怎么跟保安套近乎,只希望能够享受一点点清凉,没有空调不要紧,至少不会被暴晒!
跟客户谈完,衣服基本上干了,出门,很多公司离着站牌很远,需要走半个小时,又要洗一次澡!
天天就是这样干了湿,湿了又干……
辛苦就伟大吗?比这个辛苦的多了去了!是的,每一份工作都很伟大,但是我说的伟大,却不仅仅是因为辛苦。
记得,前段时间去上海拜访工厂,有一个年龄较大的技术出身的厂长说了几句话,让我印象深刻:我很喜欢跟你们这样有冲劲业务员打交道,大热天跑过来学习。很多人认为业务很容易做,居然认为干不了其他的工作可以干业务,业务是需要综合素质最高的岗位了,要吃苦,要脸皮厚,要知识面广,要回察言观色,要懂产品,懂规则……
我很同意他这一番话!
另外一个老板也说了这样一个故事:他一开始做业务的时候根本不知道自己的产品卖给谁,于是他跑到同行那里,开着一辆二手的桑塔纳蹲点,发现有货车出来了,就跟着,有时候一跟三四天才能到目的地,司机去卸货,他就跑到门卫套近乎,去问这是什么公司,有没有联系方式;等司机完全卸完货,就上去跟司机套近乎,请司机吃饭,送烟送酒,就是为了看一眼签收单,谁签收,联系电话是多少!
我并不想,也不敢看轻其他的任何一个岗位的地位和作用,但是你不能不承认,业务是一个需要涉猎越多领域才越容易成功的岗位。
跟国内贸易相比,外贸业务员真的就幸福了很多,基本上不需要风吹日晒,空调房里待着,发个信息,打个电话,回个邮件。
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拼命呢?
这几年经济形势不好,很多企业破产倒闭,他们基本上都走了这么一条路:
形势不好啊,要紧缩投入,去年宣传投了10万,不行今天要少一点,就投50000吧。内部人员也不需要这么多啊,四个业务有点多,砍掉两个吧,等过了这段时间咱再招聘。留下的那几个也看看能不能省点费用,提成啊,奖金啊,都能少点就少点。
于是,宣传少了,询盘更少,业务少了,激励少了,出单就少,公司收成更差,好吧,继续缩减……
这里有一个形象的例子,当一个人冷的时候,会一直缩着,但是缩着热量还是会流失,于是会越缩搜紧,于是会被直接冻死,所以你会发现冻死的人都是缩在那的;
这个时候,越冷了就应该越活动,产生更多热量,有实验证明,比缩在那的人可以多活48个小时,不要说48个小时了,可能多撑一分钟,你就会得救!
所以,经济形势变差,要做的不是紧缩,而是想尽办法让员工尤其是业务动起来,会立刻盘活整个局面。
这些可爱的业务员们并不怕辛苦,有支持,有所得,有希望,三军用命,所向披靡!